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欣赏

吴彬方壶图轴美术作品

时间:2020-11-24来源:作者: 点击:
【吴彬方壶图轴】<style>.lemma-word-new{border-bottom: 1px dashed #AD8959;color: inherit;}</style>

  《方壶图》轴,明,吴彬绘,纸本,设色,纵320厘米,横101厘米。
  本幅作者自识:“方壶图。天启丙寅春暮,枝隐吴彬写。”钤“吴彬之印”、“文中”印两方。“天启丙寅”为明天启六年(1626年)。
  画家笔下的方壶仙山外形奇诡,山峰之间洞天别具,琼楼玉宇隐现其中,有仙人凭栏远眺,山脚下海浪拍岸,惊涛翻涌,在构图布景上突出了一个“奇”字。在笔墨运用上,此图强调了用墨之法:山岩以墨笔勾廓,皴笔绝少,而以晕染为主;山间弥漫的云气以粗笔淡墨轻勾轮廓,而在其遮掩山峰的部分则不见墨线,以渐淡的墨色使其过渡自然,极好地营造出神话中仙山云烟缥缈、变幻莫测的神秘气氛;山间杂树画法多样,并以浓淡轻重不同的笔墨分出前后层次,被虚淡开去的树丛强化了山间云雾迷蒙的效果,更突出了仙山的神话色彩。  方壶,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座神山之一,也称为“方丈”。《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仙人居之。”又《封禅书》云:“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传在渤海中,去人不远。患且至,则船风引而去。盖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皆在焉。其物、禽兽尽白,而黄金、银为宫阙。未至,望之如云,及到,三神山反居水下。临之,风辄引去,终莫能至云。”又晋人王嘉所撰《拾遗记》卷一称,三座神山由于其形如壶器,又分别被称为方壶、蓬壶、瀛壶,并称“三壶”。    吴彬(生卒年不详,约活跃在16世纪后期—17世纪前期),字文中,号枝隐头陀,福建莆田人,明万历中曾官工部主事,为明末变形主义绘画大家。其人物、佛像吸收了五代贯休的画法,奇形怪态,或粗劲厚重,或秀雅绵密;山水师法自然而又夸张变形,常画仙山异境,笔法精整,画风奇特,独具一格。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