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欣赏

盘山静夜图轴美术作品

时间:2020-11-24来源:作者: 点击:
【盘山静夜图轴】<style>.lemma-word-new{border-bottom: 1px dashed #AD8959;color: inherit;}</style>

  《盘山静夜图》轴,清,纸本,设色,纵120.2厘米,横65.4厘米。
  本幅无作者名款,上诗堂乾隆帝题“怡神”二字,钤“    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太上皇帝之宝”、“静寄山庄”朱文方印三。本幅上另有乾隆帝于乾隆二十八年至乾隆五十年(1763—1785年)20余年间的题识十则,钤有“古希天子”、“乾”、“隆”、“乾隆宸翰”、“几暇怡情”等印20余方。裱边另有四则乾隆题记,分别书于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和嘉庆二年(1797年)。在近30余年的时间里,乾隆皇帝先后进行了14次品题,可见他对这幅作品极为钟爱,
  静寄山庄是乾隆帝    驻跸盘山时的    行宫,其有文曰:“人生而静,儒者之言也。人生如寄,达士之旨也。山以静为体,其寄于天地,与人之寄于山等观,山以观我生其体不二。故其寄也恒主乎静。”所以山庄以“静寄”为名。
  此图绘房舍一区,置于山石秀木之间。四周竹林葱郁,枝繁叶茂,与秀石枯木交相辉映。正面屋内置一床榻,榻旁有一高几,上置清供之品。一人着汉装,斜倚书函而坐。堂前是一片开阔地带,一条小溪流淌而过,营造出一个幽雅的文人生活环境。画中人物是乾隆皇帝本人的肖像,面相庄严,面部刻画非常细腻,光感与凹凸都表现得非常精到,是以西洋画法绘制。画中景物则是传统的中国画技法,中西画家合作是乾隆时期宫廷绘画的常见形式。  青玉质,交龙纽。乾隆帝宝玺。乾隆丙申年(1776年),重修宁寿宫之景福宫,制《五福颂》书屏。甲辰年(1784年),乾隆帝喜得玄孙,一堂五代,因即景福宫增书“五福五代堂”之匾,为文以记,并镌“五福五代堂古稀天子宝”,以志亘古稀有之事。  景福宫堂内所悬乾隆御笔匾。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因得玄孙,一堂五世,而书此匾悬于景福宫内。此后复书“五福五代堂”悬于避暑山庄勤政殿之后殿。    全称太上皇帝,即皇帝之上的皇帝,一般由在位皇帝的父亲充任,是皇权与父权相妥协的产物。在大多数情况下,做太上皇的人先做皇帝,然后将帝位让给儿子(当然也有例外)。此种让位,古代称为“内禅”,以示与因将帝位让于异姓(实际上是被武力篡夺)从而导致改朝换代的“禅让”不同。“太上皇”一词最早出现于秦代。秦王赢政统一中国后,自号始皇帝,追封其父秦庄襄王异人为太上皇,实际上异人并未当过皇帝。第一个真正的太上皇是后凉太祖吕光,公元399年12月,吕光病重,于是将帝位让给儿子吕绍而自称太上皇。历史上最后一个太上皇是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皇帝,他在位60年后,于1796年自愿传位于嘉庆皇帝。  二十五宝中共有两方皇帝之宝。其一,通高9.5cm,印面12.5×12.5cm。青玉质,交龙纽,满文篆书。据乾隆十三年上谕:“青玉皇帝之宝本清字篆文,传自太宗文皇帝时。”则知此宝刻治于皇太极时。当时满文篆书初具雏形,到乾隆十三年创立成熟和规范化的满文篆书,并施之于宝玺,其生发之迹清晰可见。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作“以布诏赦”之用。其二,通高16.6cm,印面15.5×15.5cm。栴檀木质,盘龙纽。据《交泰殿宝谱》,此宝为作“以肃法驾”之用。但从清代档案考察,在二十五宝中,此宝的使用频率最高,钤用范围极广,其他诸宝实无以相比。                帝王的文章或手书。  帝王出行中途停留暂住。  古代京城以外供皇帝出行时居住的宫室。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

《盘山路》

《盘山路》

发布时间: 2017-02-22 14:32:39

静夜的海港装饰画素材下载 B

静夜的海港装饰画素材下载 B

发布时间: 2017-10-15 21:58:23

静夜的海港装饰画素材下载 A

静夜的海港装饰画素材下载 A

发布时间: 2017-10-15 21:56:59

静夜的海港装饰画素材下载 A

静夜的海港装饰画素材下载 A

发布时间: 2017-10-15 21:56:59

静夜的海港装饰画素材下载  C

静夜的海港装饰画素材下载 C

发布时间: 2017-10-15 21:5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