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名画百科

提香.韦切利奥的油画艺术作品风格

时间:2018-11-29来源:作者: 点击:

提香·韦切利奥的油画《酒神祭》表现的是酒后仰面熟睡的宁芙(Nymph)。画中女人体的表现方法同乔尔乔内的《沉睡的维纳斯》的风格一脉相承,从自然光的安排、设计到曲肘而眠的睡姿都气息贯通。

油画《酒神祭》提香

油画:酒神祭,画家:提香·韦切利奥


在提香的作品中,造型和设色这两个过程已经合而为一,X光的检测结果告诉我们,提香的画作大多是用色彩直接涂绘的的。提香的一个学生帕尔玛·乔万尼(Palma Giovene)曾这样描述过他的创作过程:“提香在画面上涂了人量颜色,为他即将塑造的形象作准备。我曾亲眼见过提香用土红或铅白,直接去画那些中间色调,然后用同一支笔蘸上红色、黑色或黄色去画亮部,仅用了4个笔触,他就塑造了一个精妙的形象……完成后提香会把画挂在墙上,有数月之久不去看它,当再次来到这幅画前时,提香开始极其挑剔地审视它,就像那是—个致命的敌人。如果画面有什么东西令他不悦,马上就像一个‘外科医生’那样去进行修改。在最后阶段,提香更多的是用手而不是用笔去塑造。

中世纪的画家似乎并不关心事物的实际形状,也不关心事物的“实际”颜色,他们习惯于用那些最纯净、最珍贵的颜色来涂绘他们的细密画、珐琅作品或木板绘画,耀目的金色和澄净的群青色是他们最喜爱也最常用的色彩。文艺复兴时期的佛罗伦萨画派虽然在色彩上做出了许多改革,但他们对色彩的运用还没有摆脱服务于造型、构图的目的。在水城威尼斯,画家们在运用色彩时却显得比意大利其他地区的画家更为深思熟虑。潋滟、跃动的水色天光使物体的轮廓变得朦胧、柔和,而色彩却丰富、精妙,充满变化。提香就是当时威尼斯画派的一个杰出代表。

关于提香作画的特点,威尼斯画家博斯基尼(Boschini)曾有过一段论述:“甚至以柔和风格作画的画家们,尤其是提香,最后也要画上几笔高光或阴影,气势磅礴地完成作品以消除他们在画面上苦心经营的痕迹:因此,如果看不出这样的笔触,尤其是在头部当中看不出来,那么这样的作品就应视为摹本,因为小心翼翼地摹仿该作品的人只能搞出费尽心力的东西来。

提香的油画《乌尔比诺公爵夫人》

油画:乌尔比诺公爵夫人,画家:提香·韦切利奥


在同代人中,提香以其肖像画博得了最显赫的声名,社会上的权贵们以争取到这位名家为他们写照为荣。这幅《乌尔比诺公爵夫人》就是受罗维尔(Francesco della Rovere)的委托绘制的。画中的女子是乌比诺(Urbino)的一位名妓。她的发型简洁而又经过细心的梳理,身上的珠宝精美、高雅,她摆出的姿势端庄、文秀而又轻松、自然。这种形象正是卡斯提格利诺(Castiglione)所描述的:“So enraptured when they contemplate a woman's beauty that they believe themselves to be in paradise。”(当他们沉浸于一位妇人的美时,是如此地狂喜,以至于他们自认为是在天堂。)

油画《查理五世骑马像》提香

油画:查理五世骑马像,画家:提香·韦切利奥

1548年,提香来到了奥格斯堡(Augsburg)。在从4月到9月的这段时间中,提香在王宫中完成了象征着一个特殊政治事件的纪念碑式肖像画《查理五世骑马像》(Portrait of Chhrles V in an Armchair)——对穆尔堡(Muhlberg)战役的纪念。1547年4月24日,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Charles V,1500--1558)在此处获得胜利,击败了萨克森(Saxony)的选帝侯(德国有权选举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诸侯)约翰,弗里德里希(Johann Friedrich)领导的新政集团。在提香接受了这幅肖像画的委托之后,他的朋友皮耶罗·阿雷蒂诺(Pietro Aretino)对如何处理这幅画提出了一些建议,希望提香能画上一些标志宗教信仰及荣誉感的事物,如十字架、圣餐杯、徽章或军号,这些都是当时政治题材绘画中常出现的事物。但提香并未采纳这一建议,而是以一种记实的态度处理了画面。查理五世的全套铠甲、披挂,那匹雄俊的战马都是如实描绘的。《查理五世骑马像》不仅仅表现了一个人的形象,通过它,提香为后世巴洛克风格的骑马像树辜了一个基本范式:宏伟的构图、历史隐喻性和政治意义。纪功碑式的形象塑造,深入的性格刻画,使得《查理五世骑马像》在同时代及后世同类题材的作品中显得格外引人注目。马鞍上的查理五世,身形挺拔,神情倨傲、冷峻,他跨下的骏马则奋身顿蹄、跃跃欲试。画面背景上的风光没有任何关于这场战事的蛛丝马迹,到处是一片平静、安谧,这样的环境把全副戎装的查理五世衬托得更加醒目,他身后郁茂的丛林在视觉上又增强了他的力感,远方天际丝丝缕缕的霞光及天顶的几抹乌云对主人公的性格刻画起到了辅助作用,-一个泰然自若、处变不惊的形象活现在我们眼前。整个画面给人的是一种平静感,激动人心的地方主要是靠色彩来表现的,几大块互相呼应的绛红色,马身上浓重的黑色给人一种酣畅、沉着之美,盔甲、马具上金色、白色的反光使整个形象熠熠生辉。

提香油画作品:忏悔的玛德琳

油画:忏悔的玛德琳,画家:提香·韦切利奥

通过《忏悔的玛德琳》,提香为他的同时代人创造了一个特殊的绘画类型:一个展示出肉体之美的宗教形象。它的出现立刻引起了人们的热切关注,这个有血有肉、生动美丽的形象使很多人流下了眼泪,这正是许多呆板单调的祭坛画希望收到而未曾收到的效果。

《忏悔的玛德琳》是提香的一幅颇具创造性的作品,它的流行面及影响力都非常广泛,在提香的一生中就出现过许多包括他本人在内的对这幅画的摹本。曼托瓦公爵(The Duke of Mantua)称《忏悔的玛德琳》表现了一位“满眼泪水的妇人”的形象,在提香1531年4月14日的一封信中提到“画面的主人公,把手放置在胸前,祈祷着上天的宽恕”。后来,瓦萨里在为菲力普二世(PhilipⅡ)写的关于这幅半身像的主题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她的长发披满双肩,遮住了前胸,同时她抬起头来凝望着上苍,虔诚的双眼中满是忏悔的泪水。《忏悔的玛德琳》深深地触动了观者,尽管人物形象非常美丽,但她唤起的却是同情而非色欲。”提香着力描绘了这个悔过自新的罪人身上波动起伏的长发,它们给人的感觉不像是画上画的,而是充满弹性地触贴在一个真实的肉体上。从色彩安排上看,这些金发调节、衔接了整个画面的色调,使她身体上明亮的米黄色和背景中薄涂的深棕色之间有了一个和谐的过渡。这一系列的暖色又与右上方深蓝色天空形成了对比。与此同时,抹大拉的身形又在左下角的一个小罐上得到了回应。位于画面前方的是一本摊在骷髅上的圣经,这个素材渲染出了一种浓烈的宗教气氛,使画面的主题显得深沉凝重、刻骨铭心。她那波动回旋的发型准确地传达出了内心中战栗悔罪的情绪,脸上害热病一样的表情显现了她对未来的焦渴和热切的希望。

这幅《忏悔的玛德琳》作于提香的晚年,这时候,提香的风格已经发生较大的变化,那些以无拘无束的笔触画就的“漫不经心”的作品乍一看似乎仅仅是涂抹而已,可是后退到远处看,仿佛太阳在画面内闪耀,使得这里那里的道路向纵深退去。(这正如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对董源山水画的描述:“近视之几不类物像,远观则景物粲然,幽情远思,如睹异境。”)这种在画布上直接涂抹色彩的技法对后世印象派的兴起有着重要意义。瓦萨里在讨论提香晚期风格时也谈到了这种技法:毫无疑问,在最后这些作品中,提香的处理方法迥异于年轻时的方法,因为那些早期作品画得相当精细,其勤勉难以置信,所以既可近看,又可远观。而提香最后那些作品则是粗率涂抹的点点线线,以致在近处看不出什么东西,不过隔开一定距离,这些作品却看上去完美无暇。许多人本想在这一点上仿效提香以表明自己是有经验的大师,却画出了一些粗劣的作品,其原因就在这里,因为这些画似乎毫不费力,事实却并非如此。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

提香作品: 两个男人

提香作品: 两个男人

发布时间: 2018-11-19 08:35:38

提香作品: 穿棉袄的男子 - portrait of a man

提香作品: 穿棉袄的男子 - portrait of a man

发布时间: 2018-11-18 16:17:41

提香作品: 穿貂皮棉袄的男子肖像

提香作品: 穿貂皮棉袄的男子肖像

发布时间: 2018-11-18 16:3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