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克 呐喊油画赏析: 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小图:↓
查看大图 查看相似
蒙克 呐喊油画赏析: 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中文名 呐喊 外文名 (挪威文)Skrik;(英文)The Scream 

类    别 蛋彩画、油画色粉画、纸本画 

收藏地 藏挪威国家艺术馆 

类别:  色粉彩绘于木板作品, 

材质  蛋彩画结合油画,

规    格 纵:91cm;横:73.5cm 

作    者 爱德华·蒙克


《呐喊》作品共有四个版本,《呐喊》画面主体,是在血红色映衬下一个极其痛苦的表情。分别是藏于奥斯陆蒙克博物馆的版本 (蛋彩画、纸本,83.5 x 66cm);藏于国家画廊的版本(蛋彩画、油画、粉彩、纸本,91x73.5cm);藏于蒙克博物馆的另一个版本作于1910年(以蛋彩和油彩绘于木板上)以及创作于1895年的第三版,被彼得·奥尔森收藏,该画作于2012年5月3日,在纽约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专场拍卖会上,拍卖并易主。

蒙克先后画过四版《呐喊》。第一版《呐喊》绘于1893年,为蛋清木板画(Temperaon Board),收藏于奥斯陆的蒙克博物馆;同一年,作者还画过一幅彩蜡木板(Crayon)画,该画作,是作者为第一个版本所做的底稿,从色彩上看,完成度似乎没有其它版本高,由蒙克博物馆收藏;最后一个版本的《呐喊》为蛋清木板油画,大约在1910年完成,收藏在蒙克博物馆;

创造拍卖纪录的《呐喊》是第三版,作于1895年,为彩粉木板画,是留有原配画框的一件作品,画框由蒙克手绘油漆,背面题有蒙克在1892年写的一首诗,被认为是这幅画创作灵感的阐释。这个版本还有一个特别之处:背景中那两个人像,其中有一人俯身在栏杆上面向远处的城市风景,这和其它三个版本的形态都不一样


作品赏析

《呐喊》画作,以讴歌“生命、爱情和死亡”为主题,采用象征和隐喻的手法,揭示了人类“世纪末”的忧虑与恐惧。在该幅画作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人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5] 

19世纪90年代是欧洲新思潮盛行的时代,也是蒙克创作最辉煌的时期,他全身心地投入在“生命”组画的构思、创作中,这时的作品富有哲理性和时代感,他的艺术思想走向了成熟。生命的脆弱,家庭的衰亡,孤独、惊恐、绝望,长期困扰在蒙克的心里,他承受了很多别人难以感受到的困苦,他要呐喊,他要用画笔表现他们的受苦受难。在这一阶段,他创作了“生命”组画中最重要的作品《呐喊》(1893)。蒙克把极端的孤独和绝望之情,艺术地呈现于人们面前,有声有色,天人合一。“天空犹如滚动着的血与火,令人震惊和恐怖”,似乎整个天空都在流血、燃烧,目守苍穹,潸然泪下。

该幅画作,成功地表达了蒙克自身的体验和他所承受生活中的痛苦与磨难,以致对时代的一些敌意,对自我内在的软弱与现代社会理性、科学取向不相匹配的抗争,表达了他的绝望与舒缓之道。该作品中的人物,有一个特殊的寄托,表现一种特定心理和思维状态,所以作者创造的人物,不是现实的原貌。“蒙克描写现实中那种充满了情感内涵的、富有鲜活生命力的状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蒙克尽心竭力地构思、分析推敲,追求作品的表现特色。蒙克也正是“通过创作,才打开了他自己幽闭着的冰封般的情感通道,在不自觉中,泄露了他自己内心的情感,并使内心沉积的巨大精神能量得以宣泄。从绘画作品整体分析,蒙克由具体的、真实的描绘转向整体的、主观的、情感的把握,描述了他自己观点中的生、死、爱、苦。该作品表现的中心,是内在的情感,是心灵的呼唤,是生命的呐喊,是灵魂的印象,讴歌生命与现实的顽强抗争。

艺术特色

《呐喊》常常被认为是蒙克的第一幅具有表现主义特色的画作,也是蒙克书写“灵魂”这一概念最原本的体现。绘画表现更多依赖于创作时的感受,浓烈的色彩红、黄、蓝、绿的构成与大胆扭曲的轻重有致、缓急有序、长短粗细有别的线条运用令人震撼,画面呈现出高度的透视技法。呐喊的人物全身震颤着,面色惨黄,惊恐的眼神透出万般的失落与迷茫。血红色的背景,动荡、急剧变化的线条是不可能取自于现实的,它来自于蒙克孤独和恐惧的生活经历。该作品超越感官,表达了最深层次的东西。犹如画家所坚定的理想一样。

在该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于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式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作者在这里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在这幅画上,没有任何具体物象暗示出引发这一尖叫的恐怖。画面中央的形象使人毛骨悚然。他似乎正从我们身边走过,将要转向那伸向远处的栏杆。他捂着耳朵,几乎听不见那两个远去的行人的脚步声,也看不见远方的两只小船和教堂的尖塔;否则,那紧紧缠绕他的整个孤独,或许能稍稍地得以削减。这一完全与现实隔离了的孤独者,似已被他自己内心深处极度的恐惧彻底征服。这一形象被高度地夸张了,那变形和扭曲的尖叫的面孔,完全是漫画式的。那圆睁的双眼和凹陷的脸颊,使人想到了与死亡相联系的骷髅。这简直就是一个尖叫的鬼魂。“只能是疯子画的”,蒙克在该画的草图上曾这样写道。

在这幅画上,蒙克所用的色彩与自然保持着一定程度的关联。虽然蓝色的水、棕色的地、绿色的树以及红色的天,都被夸张得富于表现性,但并没有失去其色彩大致的真实性。全画的色彩是郁闷的:浓重的血红色悬浮在地平线上方,给人以不祥的预感。它与海面阴暗处的紫色相冲突;这一紫色因伸向远处而愈益显得阴沉。同样的紫色,重复出现在孤独者的衣服上。而他的手和头部,则留在了苍白、惨淡的棕灰色中。

画中没有一处不充满动荡感。天空与水流的扭动曲线,与桥的粗壮挺直的斜线形成鲜明对比。整个构图在旋转的动感中,充满粗犷、强烈的节奏。所有形式要素似乎都传达着那一声刺耳尖叫的声音。画家在这里可以说是以视觉的符号来传达听觉的感受,把凄惨的尖叫变成了可见的振动。这种将声波图像化的表现手法,或许可以与凡高的名作《星夜》中力与能量的图像化表现相联系。蒙克在这里,将那由尖叫所产生的极度的内在焦虑,转化为一种令人信服的抽象意象。如此,他将其画面上的情感表现几乎推向了极致。

然而遗憾的是1994年2月12日清晨6点29分,《呐喊》在挪威国家美术馆失窃,讽刺的是窃贼只用了隔壁工地的一架梯子,翻过的围墙,打碎玻璃闯入美术馆,临走时不忘留下一张明信片"感谢这可怜的安保系统".


拍卖价格:2012年5月2日早上7点(北京时间),纽约苏富比拍卖上,蒙克的《呐喊》作为第20件拍品在众人瞩目中登场。现场共有8位竞标者,从4000万美元开始起价后便引起激烈竞争,很快竞价便飙升至8000万美元。最终一电话竞标者以1.199亿美元拍走该幅作品(1.07亿美元落槌,加上佣金为1.199亿美元)。


您可能还对蒙克 表现主义 呐喊 呐喊油画 感兴趣.
也可查看更多 爱德华·蒙克作品

您可能在找这些

蒙克 呐喊油画赏析: 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蒙克 呐喊油画赏析: 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发布时间: 2017-11-06 09:11:08

蒙克作品: 死于病房 Death in the Sickroom

蒙克作品: 死于病房 Death in the Sickroom

发布时间: 2017-11-09 09:01:44

蒙克作品: 嫉妒油画欣赏 Jealousym

蒙克作品: 嫉妒油画欣赏 Jealousym

发布时间: 2017-11-09 09:00:03

蒙克作品:伴着酒瓶的自画像

蒙克作品:伴着酒瓶的自画像

发布时间: 2017-11-09 08:24:07

蒙克作品: 路上的行人

蒙克作品: 路上的行人

发布时间: 2017-11-11 09:39:29

上传作品 上传原创作品
蒙克 呐喊油画赏析: 表达的情感有哪些?
蒙克 呐喊油画赏析: 表达的情感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