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小图:↓
查看大图 查看相似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 绢本 设色 25.5x20.7厘米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马远《竹涧焚香图》赏析:

    “素馨欲开茉莉拆,低处龙麝和沉檀”。在香炉中焚炷一枚“古龙涎”香饼,于是书斋内,便有素馨花和茉莉花的清香悄然暗起。而在花香浮动之下,则是沉香、檀香,龙脑与麝香的珍贵气息稳定地氤氲着。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烧香诗》中所表达的一个场景.体现了诗人在生活中的一次真实体验。然而,接着,杨万里笔锋转平生饱食山林味,不奈此香殊妩媚。呼儿急取蒸木犀,却作书生真富贵。作为一生热爱自然的文人.他对于造价昂贵的高档香品并不认同,于是立刻撤下“古龙涎”香饼.改而焚炷自己一向使用的香料——“木犀”。

     “木犀”,是宋人对桂花的叫法,诗人舍弃沉檀.而宁愿取桂花的天真香味。这一描写,让人忍不住想到《陈氏香谱》中关于”木犀香”的一种使用方法:趁桂花才开放三四分的时候,将花摘下,用熟蜜拌润.密封在瓷罐中.深埋入地下.进行一个月的“窨香”程序。焚香之时.就把一朵朵害过的桂花放在香炉中的银隔火板上.随着炭火悄熏.桂花一边吐香一边慢慢打开,待到花朵完全开放,也就是其花香散尽之时。将桂花放在熏炉中焚炷.以其芬芳来为居室生香,在杨万里生活的时代,被认为是很雅致的行为。为此,人们还发明了三四种把桂花加工成焚香制品的方法:可以把窨过的桂花捣烂,做成小香饼,还可以把将开未开的桂花与冬青子一起捣烂.混拌在一起,做成小香丸.在通风处慢慢晾干。不过,不管哪种方式,都坚持了一个原则:用朴素的、天然的材料.以最简单的加工,追求返朴归真的气息。宋代上承唐和五代,是个大肆消费奢侈香料的时代.但是,在这样的时代气氛中.始终有一种精神、一种主张,在抵制奢侈的潮流。

       据陶谷《清异录》记载,早在五代的时候,就有一位法号“知足”的高僧,反对上层社会焚熏奢侈香料的风气。但是.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居住环境不经香气的熏染净化,是完全不可想象的事情.因此,知足的追随者们就再地劝说这位僧人在禅室中焚香。知足不愧有道高僧.他想出的对策是“但摘窗前柏子焚燕“,从户外柏树上摘下柏子,作为天然生成的香料。不想此举却开创了风气,到了宋代,佛寺禅房中以柏子为焚香,便成了清修生活的一种标志。宋人葛庆龙《赠僧》一诗就有云“舶香亦带鱼龙气,自采枝头柏子烧。”


       此外,土大夫们在处身于退隐的生活状态之时,也会选择采用这一种清新独特的香品。苏东坡就曾经在诗中讲述自己秋夜独酌:”铜炉烧柏子.石鼎煮山药。“(《十月十四日以病在告独酌》)。除此.《陈氏香谱》还记载了采制“柏子香”的具体方法柏子实不计多少,带青色、未开破者。右以沸汤焯过,酒浸,蜜(密)封七日,取出、阴干,烧之。显然,这是一种便捷而又节俭的制香之道。与之相近似。

       当时还有种“小四和”香,它是相对于名贵的”四和香”而得名的。“四和香”的配料为沉香、檀香各一两.龙脑、麝香各一钱,使用的是最珍贵的香料:“小四和”则是将“香橙皮.荔枝壳”和“梨滓、甘蔗滓,等分,为末”。并再把四种水果的果壳或榨浆后的弃渣一起碾成碎末,混在~起.做成香品。在明人周嘉胄《香乘》中,还记有一种与“小四和”相近的制香方法:以荔枝壳、甘蔗滓、干柏叶、黄连,和,焚。又或加松球、枣核。这一香品有个很幽默的名字:“山林穷四和香“.让人闻之失笑。荔枝壳、甘蔗渣.相对于沉香、檀香.当然是太廉价的材料.用它们制作的香品.自然也与“富贵”二字无缘。但其配料却来自于草木,携带着“原生态”的自然气息.所以古代士大夫们所钟情的。恰恰是这种朴素制品的”山林”气质。

       《香乘》中还记载了种“逗情香”,也是采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天然材料。但更为调配精致、风调蕴雅:牡丹、玫瑰、素馨、茉莉、莲花、专木兰、(1一辛夷、桂花、木香、梅花、兰花,采十种花,俱阴干,去心蒂,用花瓣——惟辛夷用蕊尖——为末,用真苏合油调和,作剂。焚之,与诸香有异。这一种香品以随处可见的园林花卉为原料.惟一昂贵的配料是用少量苏合油作为调和剂及基本香调。显然,“逗情香”依然是从自然环境中选取最日常的材料,用以取代珍贵香料,制出足以怡悦人心.净化环境的香品。

       古代文人强调.这样的香品发散着“山林”的气息。也许用今天的标准来衡量.它们所体现的“绿色”、“环保”特质,仍然有着启发性的意义。须知,沉香、檀香等贵重香料.都是采白干热带、亚热带的野生香木.对于贵重香料的需求,千百年来对于自然环境则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可贵的是.虽然反对在香料上的“纵欲“.但是宋代知识分子却没有因此而简单粗暴地奔向另一极.奔向对生活的“禁欲”。他们的对策.是积极开发桂花和柏子等朴素的替代品,并用一种审美思想与人格精神.为这一替代的努力建立起价值基础。正如杨万里《烧香诗》所言.宋代士大夫们坚信,只有懂得领略大自然的原生气息的人,才是一个真正懂得美的人.一个有文化教养的人。自然之美.就是人所能拥有与享受的最大财富。

       马远《竹涧焚香图》原载《四朝选藻册》(见《石渠宝笈续编》)。签题马远作。此幅虽是纨扇面上的小景,而远山近水,硬石疏竹,处处足以看出马远所特有的风格。人物有二:一焚香静坐,神气宁谧;一侍童立后,一手搔头,神态绝妙。

       马远,(约1140-约1225年后),南宋画家。字遥父,号钦山,原籍河中(今山西永济),侨寓钱塘(今浙江杭州)。马远出生于绘画世家,他的曾祖、祖父、父亲、伯父、兄弟、儿子都是宫廷画家,而且都很有成就。像这样一门数代均以绘画擅长而且作出了重大贡献的,不仅在宋代,就是在整个中国美术史上也是极为罕见的。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楼阁界画精工,且加衬染。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人物勾描自然,花鸟常以山水为景,情意相交,生趣盎然。与李唐、刘松年、夏圭并称“南宋四家”。马远在南宋画坛中占有重要地位,历任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极受统治者的赏识。人们通常把他与李唐、刘松年、夏圭联系在一起,称为“南宋四大家”。由他们所代表的山水画派,在美术史上称为“院体”。在“南宋四大家”中,如果说李唐是院体的开创者,那么,马远则是最具代表性的院体画家。存世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


您可能还对感兴趣. 也可以查看更多有关写意画 水墨画的内容.

您可能在找这些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发布时间: 2019-07-15 14:23:19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发布时间: 2019-07-15 14:23:19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发布时间: 2019-07-15 14:23:19

南宋 马远 寒江独钓图绢本高清原图下载

南宋 马远 寒江独钓图绢本高清原图下载

发布时间: 2019-07-15 08:37:45

宋 马远 洞山渡水图

宋 马远 洞山渡水图

发布时间: 2019-07-15 15:37:44

上传作品 上传原创作品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
南宋 马远 竹涧焚香图34x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