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名画百科

荷兰画家维米尔风俗画作品赏析

时间:2018-11-29来源:作者: 点击:

约翰内斯·维米尔(Johannes Vermeer ,1632-1675)荷兰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被看作"荷兰小画派"的代表画家。但却被人遗忘了长达两个世纪之久。维米尔的作品大多是风俗题材的绘画,基本上取材于市民平常的生活。他的画整个画面温馨、舒适、宁静,给人以庄重的感受,充分表现出了荷兰市民那种对洁净环境和优雅舒适的气氛的喜好。

维米尔风俗画《Lady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servant》

荷兰画家维米尔风俗画《Lady writing a Letter with her Maidservant》

回到《坐在小键琴旁的少女》,之所以长期以来她一直被认为是赝品,都是那位米杰瑞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成功地炮制并且卖出数幅“遗失”的维米尔作品。此人最后确实没有被判为叛国罪,但最后还是被判伪造罪而入狱。这件事的后果之一,就是专家们对维米尔的一些存疑画作进行重新鉴定,而这一幅《坐在小键琴旁的少女》也被许多专家质疑,被认定为赝品,其中包括当时最著名的维米尔权威 A. B. de Vries。这是1947年的事情。

1960年这幅画被Beit家族成员拿到伦敦美术馆寄售,后来被一位比利时收藏家Baron Frederic Rolin,用自己手里的四幅画换得。此后几十年中Rolin为了为了证明她的身份而作了多少努力,我们不得而知。我们也不知道他如何在1993年结识了古画专家Gregory Rubinstein,在他的帮助下对她进行重新调查研究。我们只知道,那些调查历时十多年之后,通过对于画布和颜料的研究,专家们终于达成共识:这幅画确实是维米尔的真迹。可惜的是Rolin于2002年去世,没有能够亲眼看到这一天。

2004年7月7日,这幅画以1620万英镑的价格被买家美国人Steve Wynn购得。如今这幅画置于他在拉斯维加斯的私人画廊。除了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他就是唯一的一位维米尔的画作的私人收藏者了。

这幅画的流出鉴定拍卖,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美术史专家们一般把这幅画的编年定在1670年之后,即画家最后的作品。维米尔作品编年里最后的三幅,全都画的是女人在小键琴旁,一幅是站着,两幅是坐着。而另两幅的地板都是黑白格子图案,自1662年的作品《音乐课》之后,维米尔大多数的画里,都是这种黑白相间方格图案的地板,这和画家尝试光在黑白这两种基色上浅近明暗的表现有很大的关系。

  

维米尔风俗画《窗前读信的少妇》

荷兰画家维米尔风俗画《窗前读信的少妇》

荷兰民俗中喜欢写情书和读情书,由于北欧的气候缺少光照,所以风俗画家为迎合大众的生活习俗和审美追求,常常选择在充满阳光的室内环境着那个读写情书的题材。在这一幅画中,画家描绘了一位正临窗专心看信的女子,她神情专注、庄重大方,仿佛正在被信中的内容所吸引,她周围的一切都在沉静中消失而不复存在。这是一个普通的市民家庭,室内宽敞而简朴,仅有的帏帘、台毯显得质感厚重沉稳,具有一种崇高冷峻的美感。

  

维米尔风俗画《黛夫特小景》

荷兰画家维米尔风俗画《黛夫特小景》/《德尔夫特》现藏海牙莫里斯皇家绘画陈列馆

平均一年还不到两幅的产量,这和同处17世纪的另一位以量取胜的“高产大师”——鲁本斯,简直有着天壤的分别。一般情况下,维米尔作画的速度慢得出奇,他经常性地对作品中的空间、光线的表现进行修改,以达到他理想的状态。但这也使得他作画的时间反复拉长,交画的日期往往一拖再拖,从而逐渐丧失了订购者的赏识。

留下少量画作便匆匆辞世,维米尔在身后两百年里一直藉藉无名,直到19世纪才重新被世界发现。有趣的是,维米尔被再发现,却是缘于他的风景画。1866年,法国艺术评论家毕格在荷兰海牙美术馆闲逛时,无意中看到了维米尔的《黛孚特小景》,一下子便被这幅画深深吸引。正是由于毕格其后的大力宣传,维米尔的才华才被世人所真正发现,对他绘画的研究成为了一时风潮。《黛孚特小景》和稍早一些的《黛孚特街道》,是维米尔仅有的两幅风景画。尽管维氏的作品中,显然以人物画最具代表性,但《黛孚特小景》却被视作是“从未被超越的典范”。维米尔像所有荷兰风景画家一样,把地平线压低,画面的大部分留给了北欧宽广的灰色天空,其下的河流、城堡、民居,近处的人物,都以他独有的厚重笔触均衡地描绘出来,每一个细节都恰到好处地包含在完整性之中。我们在这幅画里,丝毫看不到早期荷兰风景画的古板和小家子气,也没有鲁伊斯达那种火热的内心交锋。历史上从没有一幅荷兰风景画,能比《黛孚特小景》更接近于彩色照片。产生这种效果,除了他对真实色调的非凡感觉之外,更在于他拥有一种超越对象之外的冷静。

  

维米尔风俗画《老鸨》

荷兰画家维米尔风俗画《老鸨》

维米尔的油画取材于市民平凡的日常生活,却赋予它以抒情诗般的意境。画中往往只有一两位妇女,在洁净的室内从事于家务或消遣性活动,柔和的光线自左边的窗口射进,整个房间显得温暖、清新而宁静,如《倒牛奶的女人》。画家偏爱黄、蓝和银灰色调。他的油画幅面较小,但经过严格推敲,精心琢磨。画面效果单纯明快,不仅强调整体感,而且还注意表现多种不同形体所形成的变化和对比,被人们形容为古典的、超越时间限制的和纪念碑式的画面。

  

维米尔风俗画《花边女工》

荷兰画家维米尔风俗画《花边女工》 规格:24cm ×21cm现藏于巴黎卢浮宫

《花边女工》是维米尔的代表作,以诗意化的方式描述一个在编织蕾丝的女工那种专注平和的神情,以一种抒情情调给人美的享受。维米尔与同时代画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以极端、甚至颤抖的感光度来表现光线,喜欢用蓝色和柠檬黄两种色彩组成十分和谐的色调。他的作品中特别的光感,实际上是借由一种新的技巧而达成的。这种技巧部分依靠光学实验,但主要是依靠着观察,以及对色彩微妙的渗透反映的直觉。他捕捉色彩光亮的方法相当特别,以微小的如珍珠的亮点构成物体轮廓,作品中的焦距平均分配,因此显得平静与客观。

  

维米尔风俗画《写信的女人与女佣》

荷兰画家维米尔风俗画《写信的女人与女佣》

《写信的女人与女佣》,描绘的是在房间的一个角落,光线从窗户照射进来,两位女子站在一帧大幅油画前---在桌旁写信的女子和婷立远眺的女佣。人们会注意两位女子间的差别:女主人和卖弄风情的女佣,上下两个不同的阶层。然而,维米尔也注意到穿着相似的艳俗绿色衣裙的两位女子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关系。女主人低头写信,而另一个并未侍候她的主人,却抬头往别处张望。人们也许会想到:绘画的艺术促使维米尔考虑到一个女人的两面性而把她分解成两个造型来表现。

维米尔的生前并不为人所知,但他的作品却不会被人遗忘。1866年他被法国评论家托尔重新发现。在维米尔生活的年代里,德尔夫特对他的创作持歧视的态度。但他去死后不久,好几代对绘画感兴趣的富有收藏家认为,维米尔的作品一直有着巨大的价值。这表现在:无论何时,他为数不多的作品中的任何一幅画,只要面市,旋即引来赞誉且订价颇高。然而不知何故,维米尔的名字未被收入阿诺德·豪布拉肯编撰的藏画录里,这是一本18世纪编写的有关荷兰艺术家基本状况的手册。因此,在他死后约150年后,维米尔仍然是一位有争议的艺术家。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