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百科 > 名画百科

张大千《庐山图》_大师临终创作的巨幅山水画长卷赏析

时间:2018-11-29来源:作者: 点击:

《庐山图》长卷,1981-1983年,张大千,绢本水墨设色,纵180厘米,横1080厘米,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张大千《庐山图》大师临终创作的巨幅山水画长卷

《庐山图》是张大千晚年的一副气势磅礴的山水画巨作,画面青绿水墨淋漓,晖映交融。全卷从左上方鄱阳湖,庐山含鄱口画起,从水天一色的鄱阳湖进入云气晖映的崇山峻岭之中。下部古木森然,郁郁葱葱,上部峰岭叠嶂,逶迤起伏,变幻无常,正中则是一瀑飞泻,紫烟缭绕,左上角浩浩淼淼,似见彼岸。

张大千《庐山图》

【张大千《庐山图》巨幅山水画长卷局部高清图一】

《庐山图》中屋宇、楼阁、小桥、茅亭星罗棋布,若隐若现,山中云雾飘渺,壑底生烟,峰上重重密林,后面的峰峦时隐时现。烟消云散处峰峦林木详实细密,深沉之处既虚又实,泼重墨、重彩如黑云蔽日。虽说用的是大千晚年独创的泼墨泼彩法,但与常见的不尽相同。画面上群山丛树还是实笔多,勾勒精到、皴擦厚实、点染凝重,与泼墨泼彩形成的云雾虚幻相映衬,更显得苍苍莽莽,瑰丽绚烂。

张大千《庐山图》

【张大千《庐山图》巨幅山水画长卷局部高清图二】


张大千在画上自题诗云:“从君侧看与横看,叠壑层峦杳霭间。仿佛坡仙开笑口,汝真胸次有庐山。远公已过无莲社,陶令肩舆去不还。待洗瘴烟横雾尽,过溪高坐峨嵋山。”这也就解开了何以大千一生没有去过庐山,却将庐山选作可能成为自己绝笔的题材,原来庐山之美,早在大千胸中酝酿,聚天地之精华,集江山之瑰丽,这就是画家意中的庐山,也即画家心中的祖国河山。

张大千《庐山图》

【张大千《庐山图》巨幅山水画长卷局部高清图三】

1981年初夏,旅日友人李海天请张大千为其日本横滨新建的高级观光旅社画一巨幅挂壁。当时大千年已八十有三,疾病缠身,尤其是糖尿病引发目疾,视力衰退,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大千慨然应诺,并决定以从未去过、然而情结胸怀的庐山为题。这是一幅10.8米长、1.8米宽的巨构。为此,张大千将其台北摩耶精舍的画室与隔壁房间打通,专门制作了一张特大的画案,将一块整绢铺于上。7月7日举行开笔典礼,来宾有张群、张学良夫妇等9人。先将画绢全部打湿,只见大千抓起一支有如拖把的大笔,站到一只矮凳上,把笔头往墨盆里一挠一滚,然后双手提起大笔往画布上大拖大拉。接着,大千把长袍袖口一卷,端起一只盛满青绿颜料的瓷钵,在绢的另一部分小心翼翼地连泼带洒,然后又拿起排笔,一面引导青绿颜料的漫延,一面又将排笔沾上颜料点点染染。忙了几个小时,在场的人依然看不出眉目,但是大千却从容不迫,显得早已成竹在胸。

张大千《庐山图》

【张大千《庐山图》巨幅山水画长卷局部高清图四】

这张《庐山图》工程浩大,整整画了一年半,期间大千数次心脏病发作晕倒送院急诊,稍康复就又让助手抬上画案,真所谓“呕心沥血”。因为定于1983年1月在台北历史博物馆展出,所以虽未完全竣笔,大千只得先将画送付装裱,准备展出后再行润饰,但是没有想到3月8日大千在伏案题书时溘然逝世,终究没能完成和落款。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

张大千花鸟画作品: 红叶白头

张大千花鸟画作品: 红叶白头

发布时间: 2017-05-08 08:19:56

张大千作品: 溪山烟霭 高清山水画欣赏

张大千作品: 溪山烟霭 高清山水画欣赏

发布时间: 2017-05-04 15:40:59

张大千工笔画作品;  岁朝清供

张大千工笔画作品; 岁朝清供

发布时间: 2017-05-07 11:21:05

张大千作品:  渔艇荡晚波

张大千作品: 渔艇荡晚波

发布时间: 2017-05-08 13:51:35

张大千竹子画: 墨竹

张大千竹子画: 墨竹

发布时间: 2017-05-07 08:4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