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 > 艺术欣赏

吴历拟古脱古图轴美术作品

时间:2020-11-24来源:作者: 点击:
【吴历拟古脱古图轴】<style>.lemma-word-new{border-bottom: 1px dashed #AD8959;color: inherit;}</style>

  《拟古脱古图》轴,清,吴历绘,纸本,墨笔,纵65.6厘米,横31.2厘米。
  本幅右上吴历自题:“陶渊明‘採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唐宋人和之者多,独韦应物‘採菊露未晞,举头见秋山’真为绝和。画之拟古亦如和陶,情景宛然更出新意,乃是脱胎能手。小重阳日墨井道人。”下钤“吴历之印”(白文)、“墨井”(朱文)。鉴藏印有“莱臣心赏”、“虚斋审定”2方。
  画家在自题中以唐宋人和(音h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名句为例,说明了绘画创作中拟古与脱古即继承与发展关系,同时也为此幅画作的创作旨意作了诠释。此画仿元代王蒙山水,但在皴法上长条披麻皴的运用与王蒙的牛毛皴有所不同,构图也不似王蒙的绘画那么饱满,与王蒙的峰峦重叠相比,吴历的山水更接近真山实水,真实感较强。吴历将前人的绘画技法融会贯通,用笔严谨,厚朴沉着,笔意高淡,气韵深淳,体现出自己的风格特点,虽是仿古之作却有画家自己的面貌和新意。
  庞莱臣《虚斋名画录》著录。    吴历(1632—1718年),字渔山,号墨井道人、桃溪居士等,江苏常熟(今属江苏省)人。少年时遭遇明亡,信奉佛教,后转为信奉基督教。曾赴澳门,并受洗礼,教名西满·沙勿略(Simon ·Xareris),并学习西文。原计划去欧洲,因故未果,后回内地,在上海、嘉定、苏州一带传教,卒后葬于上海南门外耶稣会墓地。早年学画于王鉴、王时敏,后接触西方文化,这对其山水画风的形成有潜在影响。喜用干笔焦墨,笔墨细腻,注重画面的纵深感,并略微注意到透视法的运用。吴历以其独到的艺术风貌与“四王”、恽寿平并称“清初六大家”。据《竹人续录》等史料载,吴氏兼擅刻竹,风格缜密,深受嘉定派影响。                陶渊明(365—427年),字元亮,后又改名潜,字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出身于没落官僚家庭,少怀高尚,博学能文,颖脱不羁。曾做过几任县令一类的小官,后辞官归隐。他在文学领域具有很高的成就,归隐后写了大量田园诗,成为山水田园派的创始人,其诗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卒后亲友私谥“靖节”。    王蒙(1308—1385年),字叔明,号黄鹤山樵、香光居士,吴兴(今浙江湖州)人。赵孟頫外孙。曾作过元朝小官,元末弃官归隐黄鹤山(今浙江余杭县临平镇)。入明,曾任泰安知州,后因胡惟庸案牵连被捕,死于狱中。工诗文书法,善画山水,为“元四大家”之一。《明史》卷二八五有传。                山水画皴法之一,亦称“麻皮皴”,由五代董源创始,如元·汤垕《画鉴》所述:董源“山水有二种:一种水墨矾头,疏林野树,平远幽深,山石作麻皮皴。”其状如麻披散而错落交搭,故曰“披麻皴” 。此法善于表现江南土山平缓细密的纹理,董源多运短披麻皴,巨然喜用长披麻皴,董、巨所创江南山水画派系即以披麻皴为显著特点之一。  山水画皴法之一,由披麻皴演变而来,因状如牛毛而得名。元代王蒙善用此法。    庞莱臣,即庞元济(1864—1949年),字莱臣,号虚斋,浙江吴兴南浔人。父为南浔巨富,他继承家业,兴办实业,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起,与人合资开设世经缫丝厂、通益公纱厂、龙章机器造纸有限公司以及米行、酱园、酒坊、药店等企业,还置有房地产。性喜收藏文物,因雄有资财,富甲一方,又精于鉴赏,逐渐成为全国著名的收藏家。其藏品有铜器、瓷器、书画、玉器等,尤以书画最精,多是唐宋以迄明清名家流传有绪的珍品真迹。编有《虚斋名画录》20卷,《续录》4卷。他亦精书法绘画,山水画法近仿倪云林,远习宋董源、巨然,花卉则以恽南田为宗,称妙一时。

------分隔线----------------------------

相关文章

随机推荐

相关高清素材

清 吴历 云白山青图卷

清 吴历 云白山青图卷

发布时间: 2022-09-12 07:37:19

清 吴历 仿古山水册48x32

清 吴历 仿古山水册48x32

发布时间: 2022-09-12 07:14:18

清 吴历 兴福庵感旧图卷 绢本 欣赏

清 吴历 兴福庵感旧图卷 绢本 欣赏

发布时间: 2022-09-12 07:23:22

清 吴历 槐荣堂图 高清大图下载

清 吴历 槐荣堂图 高清大图下载

发布时间: 2022-09-12 07:15:26